
王婧,九三学社杭州市疾控中心支社副主委,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讲堂”讲师团成员。副主任医师,现任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杭州医学院硕士生行业导师。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统计专委会委员、杭州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专委会委员、杭州市医协会医疗联合体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擅长传染性疾病及疫苗相关疾病的监测、处置及分析,发表多篇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杭州市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
大家好!
我是九三学社疾控中心支社的王婧
欢迎收听本期“九三E讲堂”
本期的主题是
《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
守护“一小一老”过好冬》
各位最近是不是发现,身边感冒咳嗽的人又多起来了?医院里更是热闹,发烧的、咳嗽的、气喘的,不光是小娃娃,连咱们家的爷爷奶奶也频频“中招”。这幕后黑手是谁呢?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专门“欺负”小宝贝和老年人的“捣蛋鬼”!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不是什么新“出道”的病毒,它是病毒界的“老演员”了!它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小朋友得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头号元凶,也是让老年人住院的重要原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非常普遍,几乎所有孩子在2岁前都会感染一次,而且感染后不能产生永久免疫力,一生中可能反复感染。而在老年人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也比较高。
在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北方是冬春季高发,在南方则可能在雨季、潮湿气候时较流行。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比如小朋友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手,再摸自己的口鼻,就很有可能中招。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有什么表现,我们该如何识别呢?
病毒感染后一般有2到8天的潜伏期,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发烧,很容易被忽视。
但是,当出现以下信号时,咱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宝宝专属警报
呼吸系统警报:咳嗽突然变得很深、很密,出现喘息(喉咙里发出“咻咻”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表现为“三凹征”——吸气时锁骨上、胸骨上、肋间肌肉出现凹陷),或者在吸气时鼻翼一张一张地扇动。
精神状态警报:孩子变得烦躁不安,或者精神萎靡、嗜睡、叫不醒。
喂养困难警报:对于小婴儿,如果发现吃奶量明显减少,甚至拒奶,或者因为呼吸不畅无法正常吸吮,这也是危险信号。
老人专属警报
症状升级:咳嗽、咳痰更严重了,还伴有发烧(约3/4的老年感染者会发烧)。
基础病加重:如果老人本身有老慢支、心脏病、糖尿病等,感染后这些病很可能“雪上加霜”
出现并发症:约1/4的老年患者会出现心脏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问题。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小心呢?
虽然感染病毒的机会“人人平等”,但以下这些人群感染后更容易“中重招”:
宝宝高危人群
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
早产宝宝
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心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宝宝
老年高危人群
年龄越大越要小心,特别是75岁以上的爷爷奶奶
有慢性病(如慢阻肺、心衰、哮喘、糖尿病)的老人
住在养老院、长期卧床需要照护的老年人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呢?
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上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治疗上也主要以缓解症状的支持治疗为主,缺乏特效抗病毒药。因此,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勤洗手
用流动水加上肥皂洗手,是最简单、最管用的“防身术”。
做好鼻腔卫生
尤其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鼻腔冲洗,可以帮助减少鼻涕,缓解鼻塞,减轻症状,也能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对孩子们常接触的玩具、门把手、桌面等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避开“病毒聚集地”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的季节,尽量别带宝宝和老人去商场、游乐场等拥挤场所。必要时,戴上口罩更安心。
增强自身免疫力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新的预防武器
宝宝们现在有了长效单克隆抗体(如尼塞韦单抗),就像请来了“贴身保镖”,适用于一岁以下或者在流行季出生的新生儿。而我们老年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也在路上啦,可以多关注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的最新消息哦。
总之,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小一老”健康的常见威胁,但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学会识别重症信号,做好日常预防,就能为孩子和老人建立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如果病人出现异常,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希望每个宝宝和每位老人都能健康、平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感谢收听本期“九三E讲堂”
下期再见!
(音频音效制作:周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