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暨在浙江、在杭州建立组织70周年。在这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放眼望去,能看到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其中就有一位科普领域的杰出代表——胡惟勤同志。他数十年如一日,以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谱写了一曲“同心筑梦、携手共进”的时代赞歌。
深耕科普沃土
他是健康的“耕种人”
胡惟勤是一名公卫医生,他出生于1936年,是九三学社杭州市医卫支社德高望重的老社员。他擅长健康教育,以治未病为己任,通过科普写作和科普讲座两方面工作,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自1980年开始科普创作以来,他写了大量科普文章,累计创作科普作品200余万字,主编《影响家人健康的550个细节》《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等10部科普书籍,内容涵盖疾病防治、饮食养生、心理健康、科学运动等多个领域。他的文章非常实用、通俗易懂,他的讲课很接地气、风趣幽默,很受听众欢迎。杭州市科协有关领导非常看好他,安排他担任杭州市社区科普讲师团副团长;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的领导来杭州调研期间,市科协安排胡惟勤作示范汇报;市科协去建德市“共建”单位活动,也邀请他去作健康讲座。
他的科普作品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尤其是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新,他的作品素材来源基本都是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不落俗套,比如写吸烟,别人的科普作品都说吸烟有害,他偏说吸烟有好处——烟客可以向国家多纳税,多得病可以增加医院收入。这样的写法,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这篇作品《大家都来抽香烟》,被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健康报》慧眼识珠,以“正话反说”栏目刊登。他还另外写了《烟瘾是病需治疗》,说明烟瘾是疾病,是需要治疗的,戒烟失败不能责怪烟客意志不坚定,为烟客戒烟指明了方向。又比如在关于女性保健的科普作品中,他直白地写出“男子与女子发生性关系的时候,绝不会告诉女方,我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这样的警语,对女性读者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三是贴近生活,例如,哪些蔬菜需要焯水,清除草酸;老年人遇到精神伤害时,不要哀叹“做人没意思”。四是突出“治未病”,有病早治不如无病早防的思想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五是强调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他以鲁迅先生三兄弟为例:“老大周树人56岁,老二周作人82岁,老三周建人96岁,他们三兄弟的遗传基因差不多,为何寿命相差这么多?就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啊!”他在几十年的科普创作生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科普论文和科普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16个,市级奖项就更多了。
2019年,胡惟勤84岁高龄,还能够站着连续讲课120分钟,“杭州市社区科普讲师团”还向他发出聘期两年的聘书。虽然不能说是“绝后”,但是一定可以说是“空前”。
创新科普载体
他是时代的“弄潮儿”
胡惟勤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拓宽传播边界。早在1990年,他就先后创办“杭州电话医生”“杭州保健电话医生”和“BB机电话医生”等便民服务热线,成为市民“口袋里的健康顾问”。这一创举引发了广泛关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还亲临视察“杭州保健电话医生”工作,此事在2002年3月23日的《浙江科技报》予以头版头条报道。
1993年至2010年,胡惟勤活跃于广播领域的科普阵地,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及旗下文艺电台、音乐电台,杭州人民广播电台及旗下西湖之声、经济之声等播讲“悄悄告诉你”“伊甸园信箱”等医学卫生节目,为听众答疑解惑,深受喜爱。
如今,他又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始了新的科普之旅,由他主讲的多个健康科普小视频已经登上了“上城发布”官方视频号。
在线下,他的影响力同样深远。早在1996年,他就组建了“杭州医药科普讲师团”,成立之初即引发热烈反响,1996年3月28日的《健康报》在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报道。作为团长,胡惟勤带领团队走遍全省,2003年他已近七旬,还作为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正式去该校教了一年书。他还积极探索科普讲座的新形式,例如在“杭州市健康生活馆”,他与浙江电视台的“老娘舅”吴耀汉老师合作演出《食品安全》节目,首创“健康说书”模式,受到观众好评。
践行社会责任
他是科普的“领头雁”
胡惟勤深知,科普事业需要凝聚多方力量。他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普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积极搭建科普平台,培育科普人才,壮大科普队伍。他曾担任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理事、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副会长兼医学卫生委员会主任、杭州市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牵头组建浙江省健康使者总队,主持“全国医学科普创作培训班”,为浙医一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儿保、浙江省护理学会等单位培训科普创作人员。所以称他为杭州市科普工作的领军人物,并不为过。
胡惟勤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多方的肯定。他获得过卫生部颁发的“特授荣誉证书”和奖章,还被评为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首届杭州市十佳“最美科普人”。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在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次授予他“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更是多次授予他各类先进个人称号。他还拥有“浙江省优秀科普作家”“杭州市优秀科普作家”“杭州市优秀科普讲师”“杭州市科普作家协会突出贡献奖”“杭州市优秀健康科普工作者”“杭州大健康产业影响力人物”“杭州健康文化大讲堂突出贡献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省市多家报刊对他胸怀天下的科普格局与责任担当进行多次大篇幅的专访报道,最近一次是2025年4月19日《每日商报》以三分之二的版面报道的《水利厅宿舍走出了一位90岁银发作家》。
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健康别人,快乐自己”的初心不改。他说:“个人健康不算健康,大家健康才是真的健康。”的确,他在帮助别人收获健康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健康快乐的老人。
四十余载科普路,胡惟勤以九三学社 “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指引,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服务,用专业和热忱搭建起医学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他是孺子牛式的健康 “耕种人”,更是科普事业的 “燃灯者”,一位名副其实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的“九三人”。
(作者:宋冬晶,医卫支社社员、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本文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开展的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暨在浙江建立组织7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