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主题教育】清风铸魂 正气盈怀丨社市委领导学习札记(之三)
发布时间:2025-07-28


/uploads/image/2025/08/01/lyj1.jpg

李勇进

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副主委

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材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次“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令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结合自身在高校科研处与九三学社市委会的双重岗位职责,体会尤为深刻。

 

        一是学深悟透八项规定,筑牢思想防线与行为底线。“学规定”首要在于学习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细则的深远意义。作为科研处处长,我深切认识到,高校科研领域并非“世外桃源”,科研管理工作中同样存在滋生“四风”问题的风险点,而八项规定精神是规范科研管理行为、优化科研生态的“高压线”和“指南针”。作为社市委副主委,八项规定所倡导的优良作风是全体公职人员和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行为标杆,我自觉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履职尽责的基本遵循,在与基层社员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交往中,保持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维护社组织的良好声誉和九三学社的清朗生态。

 

        二是锤炼过硬作风,提升履职效能与服务品质。“强作风”是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要求。在科研管理岗位,我着力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深入科研一线了解师生真实需求,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着力解决科研人员实际困难,以高效、务实、清廉的作风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温度。在社务工作中,我坚持求真务实开展调查研究,察实情、建真言,密切联系基层社员,倾听心声、反映诉求,以扎实过硬的作风凝聚力量、推动工作。

 

        三是自觉维护形象,彰显责任担当与良好风貌。“树形象”是学习与实践的最终体现。我时刻以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在科研经费使用、学术评价等敏感领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专业、公正、勤勉、奉献的形象,塑造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清正廉洁、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作为社市委副主委,在履职中展现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积极建言献策,恪守纪律规矩,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我将持续把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于科研管理和社务工作的全过程,以优良作风保障双岗职责的高效履行,为推动高校科研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uploads/image/2025/08/01/ht1.jpg

贺弢

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此次主题教育让我在政治素养、纪律意识以及责任担当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进一步的提升,可谓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学规定”是强基。要深刻领会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树牢法纪意识、恪守规矩底线、坚持严于律己的基础上,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促进团结的工作,引导全市社员提振发展信心,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强作风”是固本。这是切实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和赓续传承的必然要求。在2024年底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三点希望中特别强调:“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从严要求、从严约束、从严监督,发现腐败行为严惩不贷。”这为新时代各民主党派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明晰了路径。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成员,唯有以“严”字为纲淬炼作风,以“实”字托底履职尽责,才能在多党合作事业中彰显担当、贡献力量。

 

        “树形象”是目标。要将学习教育与破解发展难题深度融合,聚焦质与效,在提高建言献策能力和水平上狠下功夫,在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社会服务上勇担使命。既要立足科技界别优势,在关键领域建言献智中展现“九三风采”,也要扎根基层一线,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传递“九三温度”,让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生动实践。

 

        这次主题教育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指引。作为九三学社市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查找问题,深挖思想症结,找准规定要求与现实问题的对接点,避免“学归学、做归做”的“两张皮”现象。未来,我将以此次主题教育为新起点,持续在学思践悟中强化担当,在砥砺奋进中践行使命,以实干笃行奋力推动自身建设高水平提升以及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