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务要闻
全国两会同期声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创新浙江建设——罗卫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两高”工作报告的体会和建议

 

/uploads/image/2025/03/12/lwhdlggzbgdyjhjy1.jpg

 

        3月10日上午,浙江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罗卫红在审议发言时表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院、最高检的三个工作报告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总结成绩实事求是、谋划发展站位高远,是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让我深刻感受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有高度、坚持法治为民初心有温度、服务高质量发展有亮度”。我完全赞同。报告中强调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的刚需、国际贸易的标配,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印发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高位谋划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连续4年获得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杭宁温绍已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当下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快速发展,例如杭州诞生的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科技新锐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全球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但与此同时,新领域、新类型知识产权案件也层出不穷。近日,对126位企业代表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创新主体对优化知识产权规划布局、提升专利授权效能,支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降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等需求强烈。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三方面建议:

 

/uploads/image/2025/03/12/lwhdlggzbgdyjhjy2.jpg

 

一、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一是加快启动数据知识产权专门立法。针对人工智能(AI)、大模型、大数据产业发展,海量数据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必需品,亟需立法破解“边界有待清晰、权属有待明确、收益有待分配”等问题,明确数据产权、AI成果保护规则、AI生成物的权利归属等,为数字产业及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二是研究推动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立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现“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技术前沿新类型纠纷占比持续扩大、涉外案件占比大、地域分布不均衡”等特点,目前大量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一审的知识产权案件无法适用简易程序,同时在一些重大、疑难、复杂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尚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事实查明程序,亟需针对专利案件特殊规律和特殊需要,制定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三是加快推动商业秘密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商业秘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护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现阶段,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规定却分散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典》《刑法》《劳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中,关于商业秘密的不同部门法之间重合与疏漏并存,有必要制定一部全面、系统、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形成统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规则,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

 

        四是全力支持各级人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立法工作。我们浙江省人大和杭州市人大都已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建议全国人大支持、指导各地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一是在杭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杭州已经有了“三庭一院”:知识产权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和杭州互联网法院。这是三大国字号专业法庭和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形成了全国少有、全省独有的专业化审判矩阵。近年来,杭州数字经济及AI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关的专利技术类案件日趋增多。杭州知识产权法庭自2017年成立以来,年均收案量3000~4000件,已超同期上海、江苏的收案量,且专业技术性显著增强。去年,杭州还成功举办了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反响很好。因此建议参照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自贸区知识产权法院,在杭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集中管辖全省专利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实现更高层面的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切实助力创新浙江建设。

 

        二是建议最高院和最高检持续强化对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案件的典型案例发布力度。健全全国技术调查官共享数据库,统一新类型新领域纠纷案件的法律认定标准、裁判规则。特别要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涉外法治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典型指导性案例的发布,建好用好共享案例库,护航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三、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完善知识产权综合履职的体制机制

 

        参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体系,将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独立设置为知识产权检察厅,地市以上检察院也参照设立。针对侵害知识产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办案力度,深入探索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支持起诉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证据互认、标准统一,建立执法、司法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机制。杭州在数智检察方面有不少创新,建立了行刑反向衔接的大数据模型,成效明显。希望支持杭州成为行刑双向衔接规范化的全国试点,推动行刑反向衔接的进一步探索实践。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