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浙江代表团举行各小组会议,审议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参加第一小组会议听取代表们的审议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罗卫红在审议发言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提气,体现了迎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气神,举措务实有力,让人信心满满。完全赞同这个报告。
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5日下午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经济大省挑大梁,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考察浙江时也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我认为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是贯通“政-产-学-研-用-金-介”创新链的重要抓手。
为此建议:
一、构建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形成企业出题、产学研合作解题的创新合作生态,加大科技金融对创新联合体的支持力度。
陕西秦创原、江苏产研院和上海宝山等地区开展科技项目经费“先投后股”“先拨后股”试点,建议科技部在全国范围推广,改革创新科技专项预算及科研经费分配模式,可以切块将部分科技专项经费用于投改股试点,利用国有基金、社会资本作为耐心资本,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跨越达尔文之海。
二、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概念验证之都,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并专门成立杭州市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杭州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目前已有30余家),也出台了相关的认定标准。希望科技部加大指导与支持力度。
三、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浙江省已提出深化教科人一体改革。建议促进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柔性流动,科技部可会同相关部委,在浙江试点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人才编制留在高校院所,但可以流转到创新平台、企业,从事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杭州已在去年试点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参照农村科技特派员),50名数字化专家进驻传统企业,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实融合。
四、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厚积薄发期,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杭州国资组建三大千亿母基金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耐心资本对中小企业耐心陪伴,静待花开,也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日出。希望科技部及相关部门支持杭州打造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领域产业高地,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希望国家级基金和央企基金加大对浙江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也建议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在经济大省及创新活跃地区用于设立科创产业基金,如在杭州设立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产业基金,助力打造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未来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