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远玲,九三学社杭州市中医院支社社员,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导。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医学会创伤与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从事急诊工作23年,擅长各种急诊危重症疾病的救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心肺脑复苏、重症蛇伤蜂蛰伤诊治及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损伤的防治,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市各类课题10余项。
大家好
我是市中医院支社的叶远玲
欢迎收听本期九三E讲堂
本期讲堂的主题是:
围炉虽好,也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在渐渐寒冷的冬日里,邀上三五亲朋,围炉煮茶,感受“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温暖,体验人间烟火,岁月清欢,是颇受众人喜爱的娱乐方式。但遗憾的是,我们也能时不时在媒体上看到有人因为围炉煮茶中毒甚至死亡的消息。导致中毒的元凶就是一氧化碳。
不止围炉煮茶,实际上,许多人家中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家里烧炭炉取暖、在密闭的车内使用内燃机取暖等等,都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它在不经意间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一氧化碳中毒危害
一氧化碳(CO),又称煤气,是由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在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使用燃气设备、烧炭取暖、做饭烧水,在密闭车内开空调,只要缺少良好的通风,都可能成为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危场景。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好比小货车,主要作用是拉着氧气到组织器官去卸货,但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更强还摆脱不掉,会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阻断氧气的运输,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另外一氧化碳还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免疫、凝血等系统,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留下后遗症。迟发性脑病是重症中毒患者的常见后遗症,通常发生在中毒后2至40天之间,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认知障碍或痴呆。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正常生活造成困扰。此外,心肌损伤和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也可能持续存在。这些后遗症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伤害,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会随着吸入气体的浓度和暴露时间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轻度中毒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感,这些症状常常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疲劳,容易被忽视。如果中毒程度加深,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头痛、胸闷、呕吐,甚至视力模糊和短暂的意识丧失,表明身体供氧能力已经显著下降。重度中毒的患者情况更加危急,可能陷入深度昏迷,伴随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尤其是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他们对一氧化碳的耐受能力更低,中毒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自救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接触了一氧化碳并出现头痛、胸闷、头昏等症状,应立即采取行动。最重要的是迅速撤离中毒环境,打开门窗,确保空气流通,并尽快移动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自救时需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吸入更多一氧化碳。如果症状稍有缓解,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以确认是否有潜在风险。如果发现他人中毒时,施救者首先需要确保自身安全。在进入室内救人前,应先打开门窗通风,避免自己也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将患者迅速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后,拨打急救电话,并向医护人员说明中毒的可能原因和患者的症状。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常伴随火的不合理使用,在处理中毒时也要关注到火灾的风险。
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重则威胁生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吸氧治疗是减轻组织缺氧的重要方法。轻症患者可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加速一氧化碳的清除,缩短清除时间。急危重症患者应按照急诊抢救流程处理,治疗可能持续4~5周,出现迟发性脑病则需综合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认知功能训练及适量运动等,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一氧化碳中毒防大于治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第一道防线。冬季围炉煮茶或者使用燃气热水器、炭火炉等设备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也是非常有效的安全措施,一旦气体浓度过高,报警器会及时发出警报,为你争取反应时间。除此之外,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热水器、炭炉等,确保设备正常,避免因老化或损坏引发危险。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也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或他人脱离险境。
感谢收听本期九三E讲堂
下期再见!
(音频音效制作:周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