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人物
沈剑鸷:站在新职业风口的技术经纪人

 

/uploads/image/2024/08/26/sjz1.jpg

 

沈剑鸷

 

        九三学社临安区第三支社社员,香港大学浙江研究院执委,杭州西部港大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理学、国际商务法双硕士,跨境技术经纪人,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人才交流与合作。

 

        技术经纪人是我国“最新潮”的职业之一,近两年刚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一职业的职责,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孵化、交易等工作,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周期长、涉及面广、投入大、风险高,但又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过程。一名合格的技术经纪人,需要“懂政策会选择、有资源会营销、建团队能协同、有定力能挑战”。因为行业的高要求,沈剑鸷像海绵一样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努力站稳技术经纪人这个新职业风口。

 

做好技术“翻译”

 

        “一般来说,玻璃加工需要2000摄氏度左右。通过我们手头的这项技术,能把精密玻璃加工的温度降到200摄氏度以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沈剑鸷正在努力“销售”的项目,是一项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纳米新材料技术。

 

        “这款材料用在手机摄像头上,镜片成本能降低90%。”“在光伏板表面增加一层像荷叶一样的结构,水滴、灰尘都会滚落。”“就像搭积木,改变光伏板表层的光学结构,把红外线折射出去,提高光伏板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将会提高电能转换效率整整10%。”90%、荷叶、搭积木……虽然没有理工科背景,但这项曾经获得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的前沿技术,被沈剑鸷用几个信手拈来的数据和比方,解释得生动形象,让听众很快理解了它的价值。

 

/uploads/image/2024/08/26/sjz2.jpg

 

        来杭州成为技术经纪人之前,沈剑鸷曾在香港大学从事多年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2015年,他获得浙江省科技厅颁布的首批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往后近10年的时间里,他长期奔走于杭港之间,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香港几所头部大学的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团队,引进到杭州乃至全国。

 

        技术经纪人在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发挥着“连两端”的关键性作用。沈剑鸷形象地称技术经纪人是“翻译官”,目的就是能把技术与市场双方的距离拉近,“我们收到项目后,首先要把这些技术了解透彻,翻译成市场能听懂的语言,再带着项目去寻找买方。”“我们选项目,不仅看这项技术的先进性,更关注和杭州当地产业链的匹配程度。”正如沈剑鸷正在转化的这个项目,和杭州的安防产业有很强的适配性,经验丰富的他既读懂了这个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前景,也看出杭州这座城市能给项目提供的产业和金融支撑。

 

        眼下,沈剑鸷更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与杭州产业适配的成果,希望从香港引进更多科创项目和人才团队,帮助杭州补齐产业链的空缺。

 

在技术和资金之间“说媒”

 

        做好“翻译”,让市场“读懂”技术,只是技术经纪的第一步。对于刚走出实验室的成果,一个技术直接拿过来,距离落地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尤其是高校的科研成果。一个高校科研成果需要概念验证,验证完之后,从小试到中试,到市场化的流程相对较长,资金投入后需要等待回报周期。在技术和资金之间“说媒”,成为技术经纪人的关键能力。这意味着,技术经纪人不仅要懂技术、懂企业,而且要懂资本。

 

        “虽然眼下还在研究阶段,但我们的技术一定是超前和可行的。”2020年,一位香港大学的生物医药领域的教授这么对沈剑鸷说。这是一项研究疫苗抗体的技术,当时已经处于技术突破的“前夜”,急需资金投入,才能开展下一步的临床试验。但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团队找投资处处碰壁。沈剑鸷却感到眼前一亮:“疫情之后,生命健康产业,尤其是疫苗领域,一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uploads/image/2024/08/26/sjz3.jpg

 

        接下来,沈剑鸷四处寻找投资机构和相关产业基金的龙头企业,很快就为项目找到了第一笔投资——5000万元。项目启动后,又获得了相应的政府支持资金。眼下,企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临床试验,期待尽快推动疫苗上市。“对于科技初创项目来说,尤其是来自高校实验室的,以学术带头人为项目主理人的纯技术成果项目,最需要的是第一笔‘纯天使’的投资基金,以供其完成最后一阶段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测试阶段,以及初创的启动。”沈剑鸷说,技术经纪人就是要帮这些技术成果,找到能读懂它们的资金。

 

        除了懂资金,技术经纪人还要懂政策,帮助科创项目联系当地政府,对接各类人才和项目补贴。对于有相关产业基金的龙头企业,他们也会挨家挨户上门游说,持续为项目“输血”。

 

        这就是沈剑鸷,除了让自己变得更专业,还努力让自己更“职业”,把自己打造成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文字素材来源:杭州日报)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