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时节雨潺潺,原本“十里水巷十里烟”的西溪湿地更是披上一层雾纱,如同一幅水墨山水,尽显朦胧之美。置身坐落其中的西溪书画院,但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院东可听“几回疏雨滴圆荷”,院西可观“小园台榭远池波”,院内花墙碧瓦、飞檐滴水,古韵天然。
6月30日,九三学社西湖区基层委员会在西溪书画院举办西湖九三悦读会,一起阅读《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走近鲁迅,试图对话“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五四”时代大潮激荡下,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 对现实对人生如何表达?何以有此般表达?西湖区政协副主席,区基层委主委马冬娟,基层委副主委黄桂悦等参加读书会。
读书会邀请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左怀建作为主讲人,先是抛出问题:为什么说鲁迅是“最痛苦的灵魂”之存在?引发大家的思考。然后从国家社会层面、个人因素和当时世界所面临的新的(现代性)危机三个视点切入,条分缕析:既放在两次世界大战和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论列,又对鲁迅人生屡遭不幸造成精神世界畸变下的创作心理探幽发微。
左教授以轻松话家常的语言表述方式对鲁迅进行具有穿透力的学理分析,为大家打开了深层次认识鲁迅的一扇门,理解他的矛盾和挣扎、他的困惑和痛苦。大家热烈讨论,还就共读鲁迅的当下意义发表了颇有见地的看法。马冬娟说,我们早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就接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孔乙己》《祝福》等作品,却第一次如此系统地了解到鲁迅为什么会有这些创作。社员桑健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过去只看到了鲁迅伟大的一面,今天了解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期待左教授的走近鲁迅(二)和(三)。
(吉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