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下城区基层委社员参观钱塘江大桥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8-11-23
    十月杭城,丹桂飘香,秋意正浓。10月16日九三学社杭州市下城区基层委员会部分社员与杭州市下城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们一同参观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及茅以升展馆。

    吹着凉爽的秋风,大家跟着九三学社社员钟光明来到与纪念馆只几步之遥的钱塘江大桥,实地仔细看了经过了80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完好横跨在钱塘江上的大桥。钟老师时不时指着桥,介绍一些不为人知的史料。大家不禁被钟老师的只字片语吸引,一起到纪念馆进一步详细、深入地了解。

    馆内共有四个展厅,设陈列厅、影视厅和会议室等,展出了各个时期的照片400多幅,手稿、实物100余件,以及茅以升和部分建桥者在《建桥五十周年座谈会》的座谈录音,及各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专题片、纪录片、影像资料等。钟老师就着这些资料饱含深情、如数家珍、深入浅出地介绍,大家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在钱塘江上造桥,就当时来讲是个大难题。曾有个外国著名专家受中国政府所托,实地勘察后,回自己国家再无音讯。当年茅以升虽然从未造过桥,但他敢挑造桥重担,有着“中国人的桥中国人造”的志气,不怕困难、集思广益、亲自测量,运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等先进技术巧妙的解决了造桥时遇到的很多困难,加快进度。在造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日军飞机把电厂炸毁,时值茅以升在沉箱里和工程师们商量问题,电被切断,如不能恢复,他们就会埋葬在此。危急时刻,岸上一工程师想起茅以升当时用了两套电源,一用电厂的电,一用柴油发电,立即把四散逃窜的工人们集中起来,用柴油发电机把电续上,救了沉箱里的茅以升和工程师们。在整个过程中,茅以升经历了八十多难,终于把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

    但1937年为阻止日军南侵,要将刚通车2个多月的钱塘江大桥炸毁,当时有十万难民要通过大桥,茅以升等和当时的政府反复交涉,最后决定先埋好炸药,让难民通过后再炸桥,也就是说这十万难民是在炸药上逃过江的,让人民得以转移。茅以升受命炸断了亲手建造的大桥后,他留下“不复原桥不丈夫”之誓言,自携图纸资料,辗转后方。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实践誓言,又主持修复了大桥。建桥、炸桥、复桥,茅以升先生始终其事,克尽厥责。

    面对着纪念馆前的公园里的九三学社前辈茅以升的钢像,大家回想着他建造钱江大桥的大胆、科学严谨的态度、不畏艰难的决心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对他从心底里钦佩、敬重。再次眺望这座中国人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里两用桥不禁肃然起敬。茅以升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当以茅以升老先生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作为行动指南,时刻谨记国家重任,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为推动新时代进步贡献力量;时刻牢记九三学社履职要求,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结合多种途径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积极职践行各项职能,为群众、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最后,借用茅以升的诗共勉“桥何名欤?”曰:“奋斗!”
                                    

                                    下城三支社蒋宁峙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