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务要闻
“为地球减负”厨余堆肥工作坊活动成功举办----“九三科技讲堂”牵手《食话》栏目
   8月17日下午,由九三学社西湖区四支社等单位主办的“九三科技讲堂”再次在龙坞茶镇西湖茶场村的“九三之家”开讲,主题为:如何有效减少厨余垃圾产生和排放,如何利用厨余垃圾。

   本次互动分享活动是由西湖区四支社牵手《食话》栏目共同举办的。活动希望通过现场示范及与观众的互动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如何从小做起,使家庭厨余垃圾回归自然循环,变废为宝。

   活动邀请到的嘉宾是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的研究者裘成。她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政策硕士专业,过去7年里,她一直在美从事国际食物政策及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的转型研究,参与美国城市农业、堆肥体系、森林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从农场到餐桌等实践,对厨余堆肥有着深入研究。

   据她介绍,2015年全中国246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1.8亿吨,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天要产生垃圾2公斤,其中厨余垃圾占1.5公斤。如何有效地把这些“垃圾”利用起来,在美国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成功案例。从有氧堆肥到红蚯蚓堆肥,从蚯蚓的构造到目前的厨余堆肥发展趋势,裘成先从基础知识入手,给在场的听者们做了一次厨余堆肥的知识大科普。

   “今天学习到好多之前没有觉察到的信息。讲座给我们家厨余堆肥提供了不少新思路。特别是对于红蚯蚓的认知,涨知识不少。”一位听者说道,他对小面积的红蚯蚓堆肥方法很感兴趣。

   在普及完基础知识后,裘成把听者们集中起来。大家围在大桌前,看裘成示范从零做起的“红蚯蚓堆肥”。从打洞排水的位置到土的堆放高度,从堆肥中的含氧量到细微的注意事项,裘成与大家一起进行了一场互动课程。

   现场活动持续了大约2小时,各位参与者活动后都很“解渴”。“我们是刚好外地过来度假,偶然看到这个堆肥工作坊的消息就报名参加了,这次还有机会参与亲身实践和体验,尤其对红蚯蚓堆肥的科学知识,包括怎么准备厨余材料,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活动也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变废为宝的道理不是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都能够做到变废为宝、爱护地球。”一位从千岛湖赶来参加活动的听众兴奋地说道。

   本次活动也通过《食话》线上平台进行了直播,截止发稿时已有超过4171人次在线观看。

   让我们期待下一次“九三科技讲堂”的精彩讲座!

(西湖区四支社 陈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