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休后,除了一直热爱的收藏和旅行,高新滨江一支社社员、原北京邮电大学杭州研究院院长郑大鸣又多了一件事情做,那就是送书。有人会问他:“你为什么那么热衷于送书?”,郑院长说:其实他也没有多大的想法,因为少年时曾看到过一本杂志——《集邮》,让他年少的心灵里对集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邮票的艺术美感和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他,从而养成了集邮乃至收藏的爱好。直至现在,他对艺术品的热爱和收藏仍很执着。所以,他总想,如能在少年时代遇上一本课外的好书,将会让人终生受益。为此,从前几年开始,每当生日到来之时,郑院长就会精心选择各类书籍,送给小区里的孩子。
在送书给小朋友时,他总会多说一句话:你现在一下子也许不能完全看懂,但你不要扔掉它,放起来以后有机会再翻翻,总会看懂的。
他一直怀着朴素的想法,希望能在小朋友的心灵里播下一颗种子,将来能帮助孩子的成长。
去年,他注意到很多孩子在书写方面很欠缺,就买了一些与书法有关的课外书籍送给小朋友。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他又回想起自己少儿时代从熟读唐诗三百首开始的启蒙教育,所以今年为孩子们选择了《唐诗三百首精选》等经典的传统文学作品,每首诗下面都有白话文注释,让小朋友能更容易地理解诗文的含义。
郑院长表示,每次送完书,看着孩子那开心的表情和渴望的眼神,都会觉得非常有意义,非常开心。
(滨江一支社 傅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