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五水共治”出实效,运河水绿换新颜——轻工支社组织社员开展运河水质考察调研活动
    水是杭州最富特色的印记,杭州市地处江南水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绿水青山是杭州市最闪亮的“名片”、最宝贵的资源。一年多前,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杭州率先全面启动“五水共治”工作,时至今日,成效明显。

    近日,轻工支社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组织生活会,组织社员对杭州城区部分运河河段进行水质调研活动。支社一行15人,为了更深切体会“五水共治”所带来的好处和取得的效果,对运河进行实地考察,并抽取水样进行检验和比对。

    社员们实地查看了运河武林门码头及两岸的绿化环境和水体水质情况后,开展座谈交流。一直以来,杭州市区内运河水质是劣V类水质,近年来,随着市内河道的综合整治,运河流域总体水质情况一直呈现改善的趋势,达到了V类水质,有部分河段甚至达到IV、III类水质,取得了很大进步。运河水质改善主要依赖于钱塘江引水的水质和水量,但运河的水源引水量同比大大减少和主汛期排涝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运河水体透明度仍较低,这与河道承载航运也有很大关系,主要是船只往来频繁,水力搅动强,底部污泥污染加重。在卖鱼桥码头,社员们使用自带的玻璃器皿等检测仪器,抽取了运河几个点的水样,并进行对比检测。总体来讲,这段运河水质有一定改善,透明度明显提高,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水中有很多肉眼可见的漂浮物,并有许多类似树叶、杂草及块状物在其中。

    调研结束后,大家畅所欲言,对运河污染源及防治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杭州市各区通过截污、清淤、生态处理等多种措施来改善河道水质,但由于运河水系复杂,必须采取措施对几十条支流水质进行同步改善,才能逐步提升运河干流的水质。运河市区段与33条河道水体相连,而其中为数不少的河道尚未综合整治完毕,更有部分河道还处于黑臭状态,也是造成运河水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运河主要有四类污染源:降雨、降尘入河污染;漏排污水污染;入河河流污染;内源污染。其中入河河流污染数量最高,其COD、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最高,所以控制以上污染物是净化运河最主要的措施和手段。另外,运河要进行综合整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措施是应对市内几条主要河流进行整治比如东河、余杭塘河、电厂河等,对沿岸进行漏排污水污染进行控制。

                                        (高一勇)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