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社市委主委朱祖德率九三学社界别组委员和城建人资环委部分委员视察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八届市政协副主席施锦祥,市政协城建人资环委主任张良华,社市委会副主委刘秋敏参加视察活动。市政协副秘书长、社市委副主委杨金南参加视察并主持座谈会。
朱祖德一行实地考察了武林广场、龙翔桥、少年宫三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并听取市公交公司有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委员们一致认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经过一年多来的精心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目前已有400多个服务网点,11200余辆单车,工作成果值得肯定。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对于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破解交通“两难”;改变出行方式,节约道路资源,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彰显城市品位,建设生活品质之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委员们建议,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服务网点选址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布点场地大小、规模调整网点站房设计,在人流密集区建立立体车库或地下车库;要考虑细节,从减少日晒角度出发,尽量将服务点设置在道路东侧并改变单车摆放方式;要充分利用现有市政设施,节约道路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如在公共厕所、报刊亭旁增设租车点;系统建设初期,可适当增加工作人员配备比例,提高服务效率,改进服务质量等。
朱祖德主委指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以公益性为导向,将服务社会、方便游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宗旨放在首位。他强调,随着单车数量和使用频率增加,如何加强管理,从管理中出效率,实现良性循环已成为影响公共自行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做好车辆使用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分析车辆租借规律,指导服务网点布点和车辆配置;要完善租用细则,强化管理,解决包括偷盗、恶意损害车辆、无序使用车辆等一系列不文明用车行为;要积极探索改变现有全市统一调配的管理方式,设立多个区域调配中心,在区域中心内完成车辆调配、办卡退卡等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结合手机,利用短信平台完成租借手续等。
(宣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