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社员韩璐公益传播“传统文化”系列报道(二)——从养生窥探传统文化

时值“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季节。6月11日上午,杭图的博文学校教室内,参加第180期“台湾王财贵经典诵读读书会”的读者们听韩璐老师分享其在学习经典中体悟到的心得。
                          
韩老师在开篇中提到,学习传统文化要从“闻、思、修”三方面来递进。首先是“闻”,即要用开放的心态多接触各种经典,但面对当今“国学热”的境况还要有捡择地学习,而这捡择的背后需要有深度的智慧。其次是“思”,“思”字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跟心有关,即产生的妄想、欲望之心,我们要去觉知这样的念头,尔后用工具来调伏它且做到渐渐放下。最后是“修”,就是知行合一的体现。在传统经典中,老祖宗的《易经》可谓是源头文化。从文字的角度来讲,它是人类的精神文明,是中国的文化。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它的养生之道就是工具。所以《易经》值得每个中国人好好研读。

我们在现代学习中国文化,要以宏观系统和微观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体悟,学会抽离于主体来观照当下的“自己”,并内化到自己当下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而作为生活在东方文化集大成的土壤上的我们,当下要有历史使命感,有责任和义务召唤更多的人来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使自己成为一颗传播华夏文明的蒲公英。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未有后代,问及他缘由时,马一浮先生说:“所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是我的子孙!”这句话深深影响着韩老师。当她用这句话来结尾时,凝重的使命感、自豪感以及满满的正能量激荡在现场每个人的心中。

(西湖区一支社)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