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杭州饮水更安全”?带着这个疑问,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共同走进了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的演播厅。
社市委推荐九三学社萧山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王凯尔、环保支社支委徐玉裕参加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的节目录制,参与了杭州饮用水现状情况、如何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如何管控污染源头和如何完善水处理环节等话题的讨论。
萧山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王凯尔认为杭城饮用水现状总体安全,但存有隐患。水源地污染企业多、自来水厂少工艺落后、末端供水管理混乱或者空包等都是杭州饮用水面临的问题。被问到“如何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时,环保支社委员徐玉裕认为饮用水源保护的关键,不在于更多的法律法规,而在于法律法规的落实,按照现实的情况,需要在各个部门之上建立一个协商议事机构,打破部门利益,能够真正有效牵连起各个部门,协商机制应具有权威性与执行性,科学和法治的执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针对钱塘江自来水异味问题,王凯尔谈到需要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超前意识,需要利用法律法规的内容,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与约束,要建立严格的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制度,比如对化工企业的生产建设审批,在开工建设的时候,就应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中间产物等污染物质进行严格审批与备案,要对其可能存在的所有污染物质,做到提前知道、提前预警、做好备案,若发现瞒报、漏报都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企业生产过程的批后监管中,不仅仅只对相关一些标准中的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与监管,需要对所有可能污染的污染物质的监控。徐玉裕则强调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针对现在地表水的异味问题,很有可能是历史上积累的污染物质,在当前环境要素背景下,沉积于底泥或者存在于水体中的污染物发生二次反应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就如污染的河道内底泥发酵会产生污花一样。因此,必须加强前沿科学研究,研究水体污染机理,探究水体自然演替等规律,为水源水质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在谈到贴沙河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游泳、垂钓等违法行为时,徐玉裕认为根据《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是禁止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根据条例规定,政府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通过联合执法、媒体宣传等各种手段进行依法行政。但是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这就需要通过公众参与,不仅仅只是运动式或者活动式的公众参与,这是需要一种扎根于内心的参与,这就需要一种文化,或者说一种文明,扎根于内心的、不需要提醒的、有约束的、为他人着想的文化理念,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习惯,养成习惯,就形成一个城市真正的文化。只有通过这种手段,利用文明的力量,舆论的压力来治理这种乱象。
(徐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