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聚会话枇杷,满城丝管尽开花”,在五月枇杷飘香的季节里,余杭区支社与上城区支社在杭州五金机电市场结对座谈联欢。社市委、上城区区委统战部、余杭区区委统战部等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双方就支社近期工作进行了相互交流,并对塘栖枇杷的发展经营状况和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余杭区支社的成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塘栖枇杷的历史、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塘栖枇杷早在唐朝时期就成为贡品,近年来在余杭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塘栖枇杷的经营和推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4年,塘栖枇杷获得国家级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称号;“塘栖”牌枇杷商标在2004、2005、2007年分别成为区、市、省“著名商标”,也是省名牌产品;200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塘栖枇杷现在面积有15000余亩,产量3600余吨,产值近4000万元。但是塘栖枇杷产业在发展中也凸现了不少问题,包括精品不精,个小,商品性差;品牌不响,在品牌管理上没有经验,向外宣传不够,农产品经纪薄弱,外地市场没有拓展;保鲜不保,在保鲜技术上没有突破,形成上市集中,在短期内供过于求;产业链不长,枇杷以鲜食为主,没有深加工,也导致价格低等问题。今后在规模、品质、技术、农家乐发展、经纪人培训等方面要下足功夫。
大家就塘栖枇杷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议,认为塘栖枇杷在商品性上必须提高,通过嫁接、组培等手段不断试验,做好基础性工作;在保鲜工作上要利用科研院校资源进行突破;加强对民间科研所的重视,在人员、资金上要给予扶持;在深加工上要引进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塘栖枇杷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
(庞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