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乐为何呈现棕黑色?饼干为什么如此松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或许这些疑问在你品尝美食的同时会被忽略。为了使广大的社区居民更多地了解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12月11日下午,拱墅区基层委员在夹城巷社区举办“九三科技讲堂”——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讲座邀请了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工程师邹礼根为居民普及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安全对健康生活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邹礼根通过多媒体的宣讲方式,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关乎健康生活这一主题,为台下30余位社区居民依次详细地解答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常见食品里有哪些添加剂”、“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鉴别区分文字陷阱”等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前,一谈到“食品添加剂”就色变,可是经过邹礼根的讲解后,居民们明白了食品添加剂分为两种,一种是合法食品添加剂,另一种是非法食品添加剂(这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适量使用,一般来说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事实上,公众可以和食品添加剂“和平共处”。离开了食品添加剂,将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不能不用,例如赖氨酸、木糖醇等,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谈“食品添加剂”就色变。人们日常喝的可乐为何要添加焦糖色素,目的是为了使可乐的颜色更加诱人,口味更加浓醇。
讲座还列举了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进行讲解,然后针对当前的食品违规现象予以剖析,以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讲座结束后,居民们都感到受益匪浅,并希望以后类似的科技讲堂多多举办,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健康生活。
(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