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务要闻
社市委潜心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和基地

近日,市委统战部命名了杭州市统一战线社会服务品牌和示范基地各10个,社市委“九三科技讲堂”入选社会服务品牌,社市委联乡结村建德杨村桥镇基地和江干区基层委员会凯旋街道社会服务基地入选社会服务示范基地。

2009年,为更好地发挥社组织的科技特点和人才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活动,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城市,打造品质杭州贡献力量,社市委创办了“九三科技讲堂”。近五年来,讲堂依托社内人才资源优势,面向社会,以服务百姓为宗旨,集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走进社区、学校、农村、企事业单位,借助杭州图书馆等开放平台面向市民群众开展了四十余场次的科普宣传,受众达到数万人次。

讲堂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原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作了科技创新主题报告;发动社内专家开设“神奇的喉音艺术”、“知识产权的保护”、“玉石鉴赏与收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讲座;以“食品安全”、“我的健康我做主”、“身边的低碳经济”、“共同努力,战胜恶性血液病”、“禽流感的防治”、“睡眠与健康”、“食用菌与健康”、“建筑节能的现状与技术解决方法”、“情感教育”等为题在社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普宣讲;还以培训班的方式为我市的 “雏鹰企业”和“青蓝企业”开展科技型初创企业财务培训班,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为了扩大科普宣传面,增加受众人数,提高社会效益,2012年,社市委开始在社区建立“九三科技讲堂”基地。先后建立了西湖区桂花园社区、江干区华家池社区、拱墅区夹城巷社区、萧山区传化集团等基地,各个基地陆续开展了多次宣讲活动。根据计划,今后将在八个主城区中都建立社区服务基地,由社市委提供智力支持,协同城区统战部、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同时还要在“百名科技专家服务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队伍和题库,为讲堂提供坚实的基础。社市委将通过持续的努力,进一步打响“九三科技讲堂”的服务品牌,发挥鲜明科技特色,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履行参政党在新时期的服务社会职能。

“联乡结村”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为充分发挥九三学社科技界知识份子密集的智力优势,服务“三农”建设,2013年初,社市委主动加入市“联乡结村”帮扶集团,以建德杨村桥镇为结对帮扶对象和基地。一年来,社市委领导多次带领社内各行业专家,走访杨村桥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交流会,倾听基层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该镇“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提供20万元帮扶资金,为希望小学设立困难学生助学金和品学兼优奖学金3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助学支教、“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多方位的点对点帮扶活动。

为帮助杨村桥镇把脉建设规划,社市委专门成立了专家组,来自高校、规划部门、建设系统等方面的专家经过细致调研,对杨村桥镇从城镇定位、功能布局、交通规划等方面提出中肯的专业意见,为杨村桥镇未来的发展绘制精美的蓝图。社内农技专家多次来到杨村桥镇的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改良茶叶品种,消除草莓病虫害,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畜牧专家王贤勇社员还带领多位博士和葡萄牙农技专家为当地100多位遭受禽流感重创的蛋禽养殖户举办养殖培训,鼓励养殖户重拾信心,减少经济损失。来自市二、市三医院的眼科、骨科、内科、妇产科、皮肤科等科室的专家医生亲自坐镇,为杨村桥镇群众义务诊疗,赠送价值3千余元的药品,受益群众200余人次。

为提高当地的教学质量,让当地学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社市委还创造机会,帮助杨村桥镇2名优秀教师提供免费赴杭学习培训的机会。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社员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在教授知识技能外,开设了生命教育、亲情教育、人格教育、生态教育和审美教育等课程,并针对农村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女童教育和男童教育。

为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社市委先后为杨村桥镇送去两次文艺演出。7月份在建德市文化广场举办的“杨村桥镇之夜暨最美杨村桥人”颁奖晚会上,社市委选送了多个节目。10月份又联合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在杨村桥镇举办“同心颂”杨村桥金秋之夜文艺晚会,晚会上还穿插了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等环节,千余名杨村桥镇居民群众观看演出。

社市委将以杨村桥镇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集中社内资源,着眼长效服务,通过联乡结村的方式履行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职能,为推动我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出力。

(梅晓春)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号:浙ICP备16037136号-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钱江新城市民中心B座19楼
办公室:85255578    组织处:85255580     宣传调研处:85256409    科教处:85255577     传 真:85255576     电子邮箱:jsxshzsw@sina.com